潍柴集团改革创新发展20年追梦之路(下)
四、深耕海外,在全球叫响中国制造潍柴品牌中国企业只有“走出去”才能成就国际化强企,实现基业长青。上个世纪90年代初,谭旭光从事了10年的外贸工作,从开拓东南亚市场做起,带领第一代潍柴外贸人,开启了潍柴海外业务的“第一个黄金时代”,树起了我国机电工业出口的一面旗帜。如今,潍柴按照“出口贸易引领、国际并购提速、当地制造落地”的国际化思路,从2009年至今,创造了潍柴国际化跨越的黄金10年。2018年,潍柴营业收入的近40%来自于海外业务,全球战略布局基本形成。海外并购的指导原则:补短板、调结构、强主业潍柴的国际化大提速,是从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开始。那时欧美很多企业陷入财务困境,谭旭光敏锐地看到了抄底并购的战略机会,带领潍柴先后投资并购了8家高技术、高价值企业。在谭旭光看来,海外并购绝不是为了简单地追求规模增长、买卖企业赚钱。潍柴的所有海外并购,都是基于“补短板、调结构、强主业”的战略原则,聚焦“企业急需、技术高端、国家瓶颈”,进一步增强主业的竞争力,拓展和升级产业链。2009年,潍柴并购法国具有百年历史的博杜安公司,填补了企业大缸径高速发动机的空白,实现了向海上动力的转型。2012年,并购全球顶级豪华游艇集团意大利法拉帝,加快向高端品牌、消费驱动的转型,并为更好地理解和发展海上动力奠定了市场基础。同年,战略重组全球第一大叉车公司德国凯傲集团,并推动凯傲2016年收购美国德马泰克公司,打造了全球领先的智能物流黄金产业链。并购凯傲旗下林德液压,打造了“潍柴发动机+林德液压”的液压动力总成,并通过国产化落地,打破了我国高端液压件长期被国外垄断的局面。2016年,并购美国可替代燃料动力提供商PSI公司,打通潍柴发动机全面进入美国市场的通道。为加快新能源战略布局,2018年,潍柴投资了全球领先的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公司英国锡里斯动力、氢燃料电池公司加拿大巴拉德动力,并与西港燃料系统公司达成HPDI天然气发动机战略合作,全面掌控商用车新能源三大核心技术,并拥有在中国的技术买断权。成功整合的关键要素:战略统一、文化融合不同国度间法律财务制度、公司治理结构以及企业文化的不同,是跨国并购面临的巨大挑战。跨国并购绝不会一帆风顺,与国际巨头、金融大鳄博弈处处都是陷阱。大胆的冒险背后一定是周密的策划,潍柴坚持“以洋制洋”,借助国际上优秀的外脑提供咨询,有时候是AB角独立开展工作。并购难...
2020
-
01
-
06